摘要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教育与疾控人才队伍的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和短板。本文围绕着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公共卫生教育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公共卫生师资,以及公共卫生人才待遇和*策导向等方面,思考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短板,并提出相关建议。
前言
年底、年初武汉暴发的新型冠状病*肺炎(COVID-19)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次疫情不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后我国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的一次检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采取了公共卫生历史上罕见的“封城”措施,利用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多部门合作、联防联控的爱国卫生运动方式,有效的遏制了疫情在国内的传播,并为全球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但是,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短板:全社会对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认识不足,“将健康融入所有*策”更多地停留在口号;公共卫生立法不全,同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疾控机构在疫情防控中缺少话语权、行*管理权和信息发布权;疾病防控、临床救治、科研支撑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疾病防控工作网底薄弱;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重大疫情的技术和物资储备不足等[1]。突发应急和疫情防控的所有事情要靠人去落实。所以,根本性问题是我国公共卫生教育与疾控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在疫情出现阶段,缺少临床鉴别能力强、依法报告意识强和即时防控措施强的专家队伍;在疫情发展阶段,缺少上得去、用得上、能调查、懂规律的现场流行病学专业技术骨干;在疫情上升阶段,缺少防控策略与措施“一锤定音”的疾控大家,也缺少有效指导社会各界采取有效防控救治措施的大量防疫专家、临床专家和医学科技专家。为此,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2]的指示精神,针对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短板,谈几点思考及建议。正文
一、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和人才队伍面临的困境与短板(一)公共卫生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定位不清、重视不够公共卫生是“通过社会有组织的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的科学和艺术”[3]。其基本职能包括:开展公共卫生监测与分析;针对威胁人群健康的疾病及其影响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针对卫生需求组织实施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相关项目;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计划免疫、妇幼保健、老年保健、消杀灭等公共卫生服务;组织制修订公共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监督和执法;改善社区生产生活环境;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重大疫情;开展公共卫生相关*策的研究、应用于评价;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公众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