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徐慧常笑健康
▼本文作者▼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它的临床特点是心悸、脉律绝对不整;心电图提示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距绝对不等。
心房颤动根据病因分类,可以分为器质性房颤,孤立性房颤,急性因素诱发的房颤,还有特发性房颤。
1、器质性房颤:
心脏器质性疾病基础上发生的房颤,常见的疾病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等。
2、急性因素诱发的房颤:
常见有诱发因素有饮酒,甲亢等。
3、孤立性房颤:
没有心脏器质性疾病,也没有急性诱发因素。
4、特发性房颤:
找不到原因的房颤。
心房颤动根据临床发作特点与持续时间,可以分为首次诊断的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和长程持续性房颤。具体情况如下:
1、首次诊断的房颤:顾名思义就是首次发现的房颤。
2、阵发性房颤:发作时间在一周之内,且24-48小时之内可以自行终止,多为自限性,但反复发作。
3、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七天,或七天之内反复发作,常不能自行复律,多需药物或电除颤转为窦性心律。
4、永久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发作很难转复,不能维持窦性心律,多由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转归为而来,不再考虑节律控制策略的患者。
5、长程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拟采用节律控制策略的患者,即接受导管消融治疗。
对于怀疑房颤的就诊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很重要,包括,症状发生时感觉自身心跳是否整齐,有没有诱发因素(如情绪激动,饮酒,运动等),症状严重程度(发作的是否频繁,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有没有合并其他疾病(如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有没有家族史。
当然,我们也要对房颤的相关症状积分进行分级,评估房颤的严重程度,对治疗策略的选择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日常生活影响分为4个等级:
EHRAI级:
无任何症状
EHRAII级:
症状轻微,日常活动不受影响
EHRAIII级:
症状严重,日常活动明显受影响
EHRAIV级:
不能从事任何活动
对于房颤患者开始启动抗凝治疗前要进行卒中和血栓栓塞的危险分层评分,同时要定期有计划的临床随访很重要。
主要内容有:
1、卒中危险因素是否发生变化(有无新发疾病);
2、目前是否抗凝治疗,抗凝指征是否要重新评估;
3、治疗后症状是否改善,是否调整治疗方案;
4、心室率控制效果如何,静息及活动状态的心率是否达标。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介绍
徐慧
医院
心内科主治医师
简介: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扬州大学心血管内科,医院工作数年,熟练掌握各种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瓣膜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