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叔说历史让历史更美更有趣更贴近生活
原文: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之主?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能也。
拘于*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译文:
*帝问道,诊察寸口的脉为什么能诊断全身五脏六腑的疾病呢?
岐伯回答说,胃是人身水谷汇合之处,是六腑的最大源泉。饮食五味进入口,贮藏于胃,化生精微物质,充养五脏,寸口属于太阴肺经部位,手太阴肺经起于胃中,因为这样,所以五脏六腑的精气来源于胃,而从寸口上表现出来。臊、焦、香、腥、腐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二脏,心肺发生病变,鼻孔就不通利。
凡是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必须问清病人二便的情况,辨别脉搏的变化,观察病人的精神意识变化及与疾病有关的其它一些情况。拘泥于*神的的人,无法同他讲述高深医学理论;害怕针刺砭石的人,无法同他讨论医治的技巧;不愿意治疗的病人,不必勉强地去给他治疗,勉强地治疗是收不到好的治疗效果的。
特别提醒:美好的一天结束啦,喜欢文章的小伙伴们别忘记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个字并分享朋友圈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